当前位置:首页 > 家电新闻 > 正文
彩电“搭子”效应显现:2025,中国回音壁市场继续“上量”
发布时间:2025-04-18 13:54:28
来源 : 视听圈
作者:视听圈
标签: 回音壁
摘要:据行业机构洛图科技(RUNTO)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回音壁产品的销量为89万台,虽然与年销超3000万台的电视市场相比,配套率还不足3%。然而

据行业机构洛图科技(RUNTO)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回音壁产品的销量为89万台,虽然与年销超3000万台的电视市场相比,配套率还不足3%。然而,这一数据的背后恰恰揭示了巨大市场潜在空间——随着消费者对家庭影音“视听一体”需求的提升,回音壁正从“可选配件”逐步将向“品质刚需”转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TCL、海信、华为等国产电视巨头已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。凭借在电视领域的渠道、品牌和技术积累,它们正将回音壁纳入“大屏生态”战略。例如,华为Sound Joy与智慧屏的深度联动,TCL雷鸟系列回音壁与Mini LED电视的捆绑促销,均强化了“电视+回音壁”的协同效应。这种将回音壁产品定位“电视搭子伴侣”的较色,不仅降低了用户尝鲜门槛,也为市场注入了新增量。

小众市场的“天花板”与破局点

一位行业人士分析表示,尽管当下从绝对数值规模来看,回音壁市场仍属小众,不过,从去年开始其结构性变化已悄然发生。2024年,3000元以上的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35%,反映出消费者对杜比全景声、无线环绕等技术卖点的认可。

与此同时,政策红利成为催化剂:家电“以旧换新”补贴向影音品类延伸,部分城市对高端回音壁产品提供专项消费券,进一步刺激了需求释放。

在回音壁品牌格局方面,三星、索尼等国际彩电巨头索尼、三星长期垄断中高端市场,但国产厂商的入场正在改写格局。海信U7系列回音壁以“电视同款调校算法”为卖点,TCL则凭借华星光电的供应链优势压低成本。

洛图科技分析师曹卫巍指出:“国产彩电玩家带来的不仅是价格竞争,更是本土化体验的革新——例如针对中国客厅环境的声场优化,或与国产流媒体平台的深度适配。”

2025年:回音壁市场还会进一步“回暖”

展望2025年,随着回音壁作为电视机“伴侣搭子”的角色在“加重”。洛图方面预测认为,2025年,中国回音壁市场预计销量达93万台,同比增长4.5%。这一增长背后是以下两个方面共同“合力”下的结果:一方面,杜比全景声技术下放至千元级产品,降低了体验门槛;另一方面,电视厂商的“全家桶”策略(如购电视赠回音壁优惠券)提升了用户认知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品牌生态的重构。传统音响品牌(如JBL)仍占据专业用户心智,但电视厂商通过“音画协同”抢占大众市场,互联网品牌(如小米)则以性价比撬动入门级用户。洛图科技预测,未来三年内,国产头部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望从目前的不足20%提升至35%,与国际品牌形成分庭抗礼之势。

回音壁产品:如何从“配角”走向“主角”?

一位行业媒体人士告诉记者,尽管近两年来在彩电品牌的“烘托”下,回音壁品类开始后引起一部分消费者的关注。但是,从整体规模来看,要真正释放市场潜力,行业仍需解决两大痛点:一是消费者教育不足,许多用户仍认为“电视自带音响足够用”;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,部分厂商仅靠“贴牌代工”入场,缺乏核心技术壁垒。

对此,彩电头部企业们需要去引导和加强教育,让那个回音壁产品能够为超大屏电视带来“视听一体化”能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。可喜的事,以海信、华为、TCL为代表的国产彩电巨头已经在在行动。例如,华为通过鸿蒙生态构建多设备互联场景,让回音壁成为智能家居中枢;海信则联合爱奇艺推出“专属音效模式”,强化内容端差异化。

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:“回音壁的下一站不应止步于‘电视伴侣’,而需挖掘独立价值——例如游戏低延迟模式、K歌场景优化等,才能打开增量空间。”

总结:从89万台到未来百万级规模,中国回音壁市场的增长故事才刚刚开始。电视厂商的入局加速了市场教育,而技术普惠和政策助力则让高品质音效不再遥不可及。在这个“音画并重”的新时代,谁能率先打破“小众”桎梏,谁就能在家庭娱乐的升级浪潮中占得先机。

THE END
分享到:
原创稿件,版权归百姓家电网所有,欢迎大家积极转载,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处,违者必究。
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发现疑似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。
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,观点不代表本站,内容仅供学习交流,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。
与我方联系010-87612742或邮箱393712389@qq.com